WFU

網站頁籤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癌症治療的歷史進展~化療篇

西元1943年一場悲劇性意外,讓科學界看到了化學治療的可行性。下圖是當時美軍偵察機或是當地軍事攝影家留下的畫面。







化學治療


早先,人類對癌症的認識只知道它會不斷藉由細胞分裂而長大,因此那時候想到要對抗這樣方式的做法就是抑制細胞分裂。因而可以抑制細胞分裂的化學物自然就得到重視。因此在二十世紀初期,美國的Rosewell Park機構建立了一套人類腫瘤細胞的老鼠模型以供研究者進行動物實驗,自此各種具有潛力的化學物紛紛利用這樣的模式進行測試。也成為現代藥物測試的濫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科學家們利用女性荷爾蒙來治療男性的攝護腺癌,成功將血中鹼性磷酸酶的指數降低(骨轉移的指標),讓科學家們為之一振,認為所謂「化學藥物」也許真的可以控制腫瘤。


倒楣的犧牲者,癌症病患的烈士


1943122日,納粹德國空軍空襲了義大利的巴里港(不是那個峇里島),想要推遲盟軍利用義大利領土的北攻。這次空襲被擊沉的25艘盟軍船隻中有一艘美國貨輪「約翰。哈維」號(SS John Harvery),上頭祕密搭載了兩千顆芥子氣炸彈。本來這些炸彈是盟軍假設德國會發動毒氣戰時,用來做為反擊用的。這艘船的沉沒,造成芥子氣炸彈的爆炸,裡面的芥子氣多數以溶於被重油汙染的油水中的方式洩露出來。因為空襲而跳船的船員,在被重油汙染的海水裡載浮載沉,又曝露到溶於油水中的芥子氣。這些船員成了二戰中最不幸的犧牲品。空襲結束一天後,芥子氣中毒的症狀開始出現,當地的醫院裡擠滿了許多類似病號。盟軍最高指揮部派遺一名醫官史都華。亞歷山大醫生去現場協助處理。因為這名醫官曾在馬利蘭州的兵工廠服役過,因此對於芥子氣中毒的症狀有些認識。雖然六百多位芥子氣曝露傷患的症狀並非完全典型(主要是因芥子氣是溶於油中導致曝露,並非散佈於大氣中),但他還是很快的下結論,這些人都有曝露到芥子氣。但是求證軍方的結果,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為了當時不給德國藉口,以及考量國際形象,盟軍最高指揮部否認芥子氣的存在。即使如此,亞歷山大還是努力說服了當地醫生按照芥子氣曝露的治療方式來處理傷患。最後死亡的82人中,有80人為「約翰。哈維」號的船員。不過,這80人並非就這樣倒楣的死在自己人的毒氣中,亞歷山大醫官為他們留下非常珍貴的檢體。這些檢體中發現,淋巴結跟骨髓中的細胞幾乎死亡殆盡。這給了科學家在老鼠身上試驗芥子氣的效果的靈感。後來用在一個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人身上成功緩解了腫瘤壓迫呼吸道的症狀。自此,人類知道了一項可以快速有效控制腫瘤的方法。


癌症治癒的希望


二戰結束後,在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的支持下,化學藥物開始大量被合成並進行試驗。早期,這些藥物多是DNA成份膘呤或嘧啶的類似物,一開始針對的癌症也以血癌為主。到1950年代末期才把目標放向實體腫瘤。60年代,美籍華人醫師李敏求第一次將methotrexate用在絨毛膜癌的病人並取得完全治癒,後來他又將化療藥物用在睪丸癌病人身上也讓病人治癒,自此大家終於認可化學治療是一個可以用來治療癌症的方案。他也因為這項成就獲頒拉斯克獎。關於此獎還有一個八卦,當年他主張用化療治療病人時,沒有人看好,甚至他任職的機構還威脅他,若他執意如此做,就要解僱他。結果後來他獲獎時,還邀請當時威脅他的主管一同上台領獎。真可謂「先知總是寂寞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老當益壯


化學治療發展的黃金時期約在19701990年代,這其中有相當多的化療藥物問世,有些藥物問世雖久,但直到今日仍是醫師治療的利器,也有不少藥物後來因為新一代藥物的出現就淡出市場。時至今日,雖然化療藥物的研發幾乎已經停擺,癌症治療的熱門領域也不在化療上面,但是化療依然在癌症治療中扮演絕對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許多癌症治療上仍然是唯一的方式。

下一集將要談談標靶藥物的故事